貝諾法王簡傳

第三世卓望貝瑪諾布仁波切(1932年-2009年3月27日),為藏傳佛教寧瑪巴(俗稱「紅教」)白玉派第十一代掌教領袖。貝諾法王為著名大圓滿教法成就者,其被認證為無垢友轉世,同時也是釋尊時代金剛手菩薩再來的化身。

法王誕生於西元一九三二年,藏曆水猴年十二月,幼年時即示現諸多神奇成就。當他還是小孩子時,有一天拿著一支珍貴的金剛杵玩耍,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將它打破成兩截。因害怕上師的責備,他用自己的唾液將斷成兩截的金剛杵重新黏合起來,此金剛杵卻因而比以前更加堅硬。某天,一位老年人走向仁波切,並堅持請仁波切為他修頗哇法(註1)。仁波切很天真的答應了並依法修持。過了一會兒,仁波切很驚訝地發現這老年人已經往生了。他對躺在對面屍體再度修法,企圖挽回老人的生命,當老年人甦醒時,仁波切鬆了一口氣,但老年人卻說:「天呀!仁波切為何把我叫回來?我己經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淨土了!」

蓮師授記

舊派寧瑪巴掌教法王貝諾仁波切的弘法因緣在蓮師的巖藏法中屢有預記。惹那林巴及嘉稱寧波的巖藏法中有云:「在噶陀的南方,一位稱為諾布的即將誕生。由於他不可思議的智慧與慈悲,凡與他接觸、學習者將可以一生成就的法要,迅速證得果位。」

舊派寧瑪巴白玉傳承,是寧瑪六大主寺中最殊勝的傳承之一。遠在白玉創建主寺以前,當文成公主入藏經過白玉主寺該處時,便預言此處將來會出現許多得道高僧及成就者,並在該地種了一顆樹。除了蓮師加持該地外,大譯師毗盧遮那在前往渣瓦龍,路經白玉時,亦種下一顆柏樹,並預言此處會有興盛的佛學院與閉關中心。如此殊勝的徵兆與蓮師授記噶陀的南方不謀而合。

與金剛薩埵及金剛手菩薩在本質上無二無別的貝諾法王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在輪迴未空之際會任運地示現許多化身,其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有十一位化身。首先,他最初示現為松贊崗波王主掌佛法事務之大臣噶拉東真、其後為毗瑪拉密渣(無垢友)、赤松德真王的第二個兒子拉誰當真、蓮師二十五個弟子之一喇龍巴基多傑、巖藏導主桑傑林巴、巖藏取者嘉稱寧波、卓旺貝瑪諾布、多竹千昆桑先翩(第一世多竹千法王)、多竹千彭措久涅(第二世多竹千法王)、卓旺巴千杜巴(第二世貝諾法王)及此世貝諾法王共十一位化身。

聖童認證

第五世奏遷仁波切圖滇卻吉多傑曾預言:「在聖地波窩的上方,一座峻嶺的山腳處,四周圍繞著翠樹秀湖,南方有大河婉蜒流過,有一對夫妻名蘇南及尊寄,此高貴的聖童將於水猴年出生,擁有偉大的德行,他將對教法與眾生有極大的利益。」

接受教法

法王五歲時被迎請至白玉主寺升座,堪布雅噶授與法王皈戒、文殊灌頂、一尊珍貴文殊佛像及為法王寫了一篇長壽祈請文。昆桑謝拉的再世(前一世秋竹仁波切)授與法王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及密三昧耶戒,使得法王成為具足三種戒律的金剛總持。前一世秋竹仁波切晚年常說:「若無法將所有大圓滿的灌頂及口訣傳給貝諾法王,我這暇滿人身就浪費掉了!」之後,前一世秋竹仁波切將一切顯、密、大圓滿的灌頂與口訣完整地傳給貝諾法王,使得法王成為顯密佛法的教主。貝諾法王到達印度之後,從達賴喇嘛處接受時輪金剛等教法,此外與敦珠法王及頂果法王等彼此相互傳法,互為師徒,彼此心意融合為一。

利他事業

1959年,法王遠離家鄉至印度,原來佛法興盛的西康已不復存在,法王當時曾經想到身處此五濁惡世,不如閉關專修。後來因不忍寧瑪教法像彩虹般逐漸消失,法王重新思維並立誓要以三輪佛法事業讓佛法能再度興盛。在1963年時,法王在南印度興建南卓林寺,當時法王身上只有五百盧比,剛開始時也只有八位出家眾。由於法王不屈不撓地辛勤灌溉,至今已有小學學僧一千多名、佛學院學僧五百名、阿尼僧眾四百多名及閉關行者四十至五十名,超過三千名僧眾。他們的衣、食、住、醫藥全由法王一人負擔。此外,法王每年派出祖古及堪布五十多位至世界各地弘化、遍樹法幢。

法王已給過數千人剃度授戒,除了授與教法及灌頂之外,他也提供人們各類問題的解答。日復一日,從早至晚,法王無私地工作以利益在世者、臨終者及往生者。在他第四次回西藏時,他重建白玉主寺及各分寺。在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建立了佛法中心,給予世界各地無數的弟子教法及灌頂。

在一九九三年印度菩提迦耶的寧瑪祈願法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寧瑪派傑出代表一致推舉貝諾法王是繼敦珠法王、頂果欽哲法王之後,為當今寧瑪派掌教法王,此殊榮實至名歸也!晉美彭措法王經常讚嘆貝諾法王已成肉身佛,西藏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稱讚貝諾法王為寧瑪教法的弘揚所作的貢獻與努力。敦珠法王在他的全集中有提到:「在此末法時期,因有貝諾法王建廟安僧,說法與閉關實修等三輪不可思議的佛法事業,維繫顯密佛法的命脈而不使其中斷。於此特別希望貝諾法王無始的金剛本質永不離開,願師君三尊之教法能與虛空同壽!」

南卓林寺「蓮花生大士紀念殿」

南卓林寺「蓮花生大士紀念殿」,是當今藏傳佛教最大的佛殿。融合了現代建築與藏式大殿的風格,內部有五層樓高的大金殿(印度人稱南卓林寺「蓮花生大士紀念殿」為大金殿),正面壇城是三尊高達二十公尺相好莊嚴的大佛。佛殿主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尊為蓮花生大士,右尊為無量壽佛(長壽佛),雕工細緻的法王座與達賴喇嘛的法座立於大佛之前。四面牆上畫滿了無數精緻的大唐卡,大殿門口外牆則為四大天王之大唐卡。

法王自西藏到印度之後,歷經種種艱辛困難,由於法王與僧眾弟子長期的努力,佛殿完成了,佛殿旁的二十一度母殿及高級佛學院也完成了。由於法王的慈悲願力,此地已成為當今弘揚藏傳佛教,最重要的佛學重鎮之一。四大教派的仁波切喇嘛們,以及全球對藏傳佛教有興趣之各國修行者,都聚會在此地修學佛法。除了修行者之外,印度、西藏、尼泊爾以及世界各地的兒童只要對佛法有興趣,不須什麼供養也可以到寺廟出家,所以在寺中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小喇嘛。